本文轉載自『學佛者』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阿難說: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阿難我聽如來佛親口所講的,佛在講這部經的時候,是在舍衛城名叫「祈樹給孤獨園」這個地方,當時佛陀與有德性的羅漢、菩薩以及其他弟子,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共同聚在一起,到了快要吃飯的時候,大夥兒就穿上了袈裟,手裏拿著盛飯的缽,由祈樹給孤獨園走到舍衛大城去乞食。在城裏不分富貴貧賤,挨家挨戶的乞食,乞食完畢就回到原來祈樹給孤獨園的地方吃飯。吃完飯,就把袈裟及缽收好,也把腳洗乾淨,再把作位鋪好,然後坐了下來。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這個時候,有位德高年長的佛陀弟子名叫「須菩提」,他在大眾中從自己的座位站了起來。露出右肩【因為印度人平常衣服是遍覆全身,要禮佛時才袒露右肩,以示恭敬】右膝跪地【印度的禮儀有兩種,禮拜時雙膝跪地,懺悔及請法是右膝跪地,表是順理誠心】而且恭恭敬敬的向佛陀合掌行禮,然後讚嘆說:「希有的世尊,您對於已發善心而未成就佛圓滿境界的弟子,善護眷念他們的善心,又善於咐囑使他們心靈能夠圓滿。世尊!當善男子、善女人,在發起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心的時候,要怎樣使這個菩提心常住不退?以及若是起了妄想執著心的時候,又怎樣去降服這個妄想執著心呢?」佛陀回答說:「問得好!問得好!須菩提!如同你所說的,對於已發善心而未成就佛圓滿境界的弟子,如來我善護眷念他們的善心,又善於咐囑使他們心靈能夠圓滿。所以我當然要為你們解說,你們仔細聽著,發心修行的善男子、善女人在發菩提心的時候,就是已流露出真如的本性,就應該這樣常住這個真心,就應該這樣降伏一切的妄念」須菩提聽完佛陀開示後說:「是的!世尊!願聽師父說說這個道理」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佛陀於是告訴須菩提說:「諸位大菩薩,在修行當中,應該按照下面的方法降伏妄想心,才能常住菩提心,降伏妄心的方法就是所有的眾生好比說【一】孵卵所生的雞、鴨、麻雀、鴿子。【二】母胎所生的人、羊、牛、馬。【三】水中或潮濕中所生的魚、蝦、鱉、蟹。【四】蛻化所生蠶、飛蛾、蒼蠅、蚊子﹝他們都是由幼蟲蛻變而化成﹞。【五】有色眾生;他們由五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蘊是障蔽的意思﹞組成的,有色眾生居住在慾界及色界。【六】無色眾生,他們由四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組成的,無色眾生居住在無色界中。【七】有思想的眾生,三界﹝慾界、色界、無色界﹞中除了無想天之外,都是有思想的眾生。【八】無思想的眾生,他們是專修無想的外道修士,也就是外道的最高果位,居住在色界的無想天中。【九】非有想非無想的眾生,他們居住在三界最高的是非想非非想天,這裏的眾生沒有粗想但仍有細想,所以是非有想非無想。以上九種眾生所產生的妄心,都不是菩薩的真心,各位要慈悲救渡他們,使他們達到沒有執著清淨解脫的境界,雖然有那麼多的眾生受到渡化,自我心中絕不執著眾生是我所度化的念頭。為什麼呢?須菩提!你要知道如果菩薩還有我相﹝對於自我的意念執著﹞、人相﹝人我的對待意念﹞、眾生相﹝自以為是為眾生求永生、為眾生服務以及認為對方是因為執著或業力所受生﹞、壽者相﹝執著長壽、永生﹞,他就不是菩薩了。

 

妙行無住分第四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佛再對須菩提說:「菩薩對於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之法,在於布施時應該沒有執著的,在做出利益眾生的事情之後,也不會有絲毫的執著。所謂不著相布施,在於內德方面必須做到六根清淨,離開色、聲、香、味、觸、法等內心的塵相而行布施。並且菩薩行布施之後要做到忘記我布施給誰,我是用什麼布施,以及是我所做的布施。為什麼呢?因為著相布施,心中所著的相體;與無量無邊際的虛空來比較,實在只是一微塵,即使能因此而獲福也是有限的。若不著相布施,內心就能與虛空相呼應,像這樣不住相布施的福德就不可限量了。佛問須菩提,你的看法怎樣?譬如東方那無邊際的虛空,你可以用心去思索或實際測量出有多大嗎?」須菩提回答世尊說:「不可以」佛又問須菩提說:「再與南、西、北四方及上下毫無邊際的虛空,你是否可以用心去思索或實際測量出有多大嗎?」須菩提回答世尊說:「不可以」佛又說:「須菩提!菩薩若能不著相布施,所得的福德也就像虛空那樣的廣大難以想像,不可測量。佛告訴須菩提!菩薩應該照我所講的去修行以及去教導眾生」

 

如理實見分第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佛說:「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可以執著這個有形的色身相來見到佛的本體嗎?」須菩提回答世尊說:「那是不可以的,不可以執著色身相來見到佛的本體。為什麼呢?因為佛陀您所說的這個有形色身相,它是會隨因緣而變化,它是沒有自主性的」。佛陀聽了告訴須菩提說:「不但我有形體的身相是這樣,世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也是一樣,都會隨因緣而變化,都會毀壞,所以可以說都是虛幻的假相,所以世人如果能夠識破諸相皆是虛幻的道理,就可以了悟如來的法相了。

 

正信希有分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須菩提聽完之後又向佛陀說:「世尊!您所說的不住相布施,以及所謂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種無相真空的妙理,眾生聽了會生起真實的信念嗎?」如來佛聽了就告訴須菩提說:「你不必懷疑。雖然我所說的佛法非常深妙,但是仍然會有人深信不疑,不但現在有人相信,即使等到我死後兩千年,仍然有持守戒律,廣修福田的善男信女,聽到此經中的任何一章或是一句,不但非常相信,並且認為真實。要知道這種人善根深厚,不僅是在最近世諸佛,修學佛法所種的善根,甚至是從過去無量佛那裏種來的善根。所以他們聽到或看到此經中的任何一章或是一句,就能一心清淨誠信。佛告訴須菩提說:如來我以佛的慧眼佛眼,動悉這些淨信眾生內心是通達佛性的,可以得到如虛空般無量福德。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這些眾生善根純熟,已悟得真空無相的道理,已離開我相﹝對於自我的意念執著﹞、人相﹝人我的對待意念﹞、眾生相﹝自以為是為眾生求永生、為眾生服務以及認為對方是因為執著或業力所受生﹞、壽者相﹝執著長壽、永生﹞;更不會執著一切萬法《因為一切萬法只是度化眾生的心靈到達彼岸的工具而已,而本性才是佛,萬法並非佛性,當我們了悟了我們佛性時,萬法都必須放下》,以及執著法空的名相《若執著於萬法皆空,內心也是有一個萬法空相的執著存在》因為眾生心中如果對於任何的相有所執取,便是在內心深處產生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執著。所以如果心執著萬法的名相,便會在內心深處產生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執著;相同的道理,如果心理執著法空的名相,在內心深處也是產生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執著。所以不要執著一切萬法,也不要執著法空,才能悟入性空,就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為你們說法的時候,常用竹筏來做比喻,世人編竹為茷,渡人過河,到了彼岸竹筏就不須要再用了。我所說的佛法,就像渡人過河的竹筏一樣,過了河就要放棄,何況是法空的執著更應放下」

 

無得無說分第七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佛問須菩提說:「你的看法如何?如來真的有所得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嗎?如來為眾生說各種教法,但在如來的心中是否執著有所說法的念頭呢?」須菩提回答說:「就我所理解佛所說的義理,因每個人開悟的因緣不一樣,所以要使眾生開悟是沒有一定的法。並且如來所說一切,都是由自性本體自然流露出來的,是應眾生的機緣而說,沒有執著一定的法。為什麼呢?因為如來所說的法,是要眾生了悟佛性清靜本體,所以不可對於相或對於法有所執著,也不可執著口舌言說;不可執著法,也不可執著頑空。為什麼這樣呢?因為一切賢聖都是由這個無為法自修。只是隨各人所修領悟的程度不同,自性清淨心流露的多寡也就有所不同,所證悟程度就有所差別。」

 

依法出生分第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佛說:「須菩提!如果有人以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金銀七寶來行布施,你認為這個人所得的福德是不是很多?」須菩提回答世尊說:「當然是很多。為什麼呢?因為這只是世間福德《福報》,世間的福報是可以用多少來衡量的,這跟我們自性中無形無相不能細數無量清靜的福德完全沒有關係。然而就以人世間著相布施所得福報而言,如來說這個人所得的福德多。」如來佛又說:「如果有人,受持這整部般若經,或者少到只是以其中的四句偈等,不但使自己了悟清靜,也宣說使別人能夠了悟清靜,那麼他所得到的福德,比前面說的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所得福德來得更為殊聖。為什麼呢?須菩提!因為一切諸佛,及成佛的無上正等正覺菩提法,皆從此般若經緣生的。須菩提!所謂佛法的目的在於引導眾生由迷失返回覺悟,不得已所取的假名,當覺悟的時候,佛法也不需要了」

 

一相無相分第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佛說:「須菩提,你的意思怎樣?一個修行者如果還不能達到頓悟真空的境界,但能強制他的欲望,使六塵之相不能進入他的心靈,也就是修行境界上所稱聲聞初果的聖者,會有我已證得聲聞初果的想法嗎?」須菩提回答世尊說:「不可以的,為什麼呢?因為證得聲聞初果的修行人,雖然已進入聖人之流,但證得聲聞初果的修行人,內心是不執著已證得聲聞初果。而且也不執著艷麗的美色、悅耳的聲音、香濃的美味、可口的食物、舒服的觸感以及一切萬法,所以才能稱得上已證得聲聞初果的聖者。」佛陀又說:「須菩提!你的意思怎樣?已證得聲聞第二果的聖者,能起這樣的念頭,我已證聲聞第二果的想法嗎?」須菩提回答世尊說:「不可以的!為什麼呢?因為證得證聲聞第二果的修行人,內心的境界雖然已達到至為寧靜,可是他的心與外接觸時還是會產生一生一滅的現象,這種現象我們稱它為「一往來」,雖然他的心還會產生一生一滅的現象,但是他們不會因此而產生第二個生滅的念頭,也就是在前念生起的時候,後念就已經自然化解掉了,心不執著生滅的相,這才是真正的證得證聲聞第二果的修行人」。佛又問須菩提說:「你的意思怎樣?已證得聲聞第三果的修行人,能起這樣的念頭,我已證聲聞第三果的想法嗎?」須菩提回答世尊說:「不可以的!為什麼呢?因為證得第三果的修行人,能處在各種現象中,心中已達到無我的境界,更沒有塵識思惑及欲望,這才是真正證得聲聞第三果的修行人。佛又問須菩提說:「你的意思怎樣?證得阿羅漢果的聖者,會有我已得阿羅漢果的想法嗎?」須菩提回答世尊說:「不會的,不會起這樣的想法。為什麼呢?因為在阿羅漢心中一切相與法早已俱滅所以才稱為阿羅漢。假使證得阿羅漢果位的聖者,會有我有得阿羅漢果的想法,那麼他的心中已執著我相﹝對於自我的意念執著﹞、人相﹝人我的對待意念﹞、眾生相﹝自以為是為眾生求永生、為眾生服務以及認為對方是因為執著或業力所受生﹞、壽者相﹝執著長壽、永生﹞,那他就已經遠離阿羅漢的境界了。世尊!您曾經這樣讚許過我,讚許我無爭競之心已到精妙處,讚許我在諸弟子中為解空第一,達到第一修行離欲功夫的阿羅漢。世尊!我雖蒙師父您如此的稱讚,但我仍然默默的修持,從來沒有我已證得了離欲阿羅漢的念頭。世尊!如果我有得了阿羅漢的念頭,便是產生妄念,如何證得六欲皆空的阿羅漢。如果是這樣,佛陀您就不會說我是好於寂靜的修行人,就因為我心無所得,也無所失,不執著一切相,行而不執著行,一切無欲無求,所以師父您才稱讚我是好寂靜的修行人」。

 

莊嚴淨土分第十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佛說:「須菩提!你認為以前如來我在與然燈佛會晤時,從他那兒有沒有得到什麼成佛之法?」須菩提回答世尊說:「您當初在與然燈佛會晤時,實在沒有從他那裏得到什麼成佛之法,因為佛性是要自悟才能自度」。佛又問須菩提說:「你認為菩薩執著有形有相的佛土莊嚴嗎?」須菩提回答世尊說:「不是這樣的,為什麼呢?因為你所說莊嚴佛土的意思,是回到清靜佛性本體,不是執著在形相上的莊嚴,」佛又說:「就因為如此,須菩提!所以成就的大菩薩們應該像這樣一心不亂,生清淨心,不可執著在色、聲、香、味、觸、法之上產生意念。否則便受六塵所蒙蔽、束縛,妄念旋起,心怎麼能清淨呢?所以我們應該生發出無所執著的心。須菩提!譬如有人,他的身體像須彌山王那麼大,你認為他的身體形狀是不是很大?」須菩提回答世尊說:「非常大。但是這個人身體形狀雖然很大,但不能稱為大身。為什麼呢?因為他的身形再大,也是有生滅;而師父您說的是非形相真身﹝自性﹞,此真身包太虛、周法界、無住無相,哪裡是有形的須彌山所能比擬的呢?這才是真正能稱為大身。」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所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佛說:「須菩提!如用恒河中所有的沙數來作比喻,以一粒沙比喻為一條恒河,那麼所有恒河內的所有沙,你認為多或是不多呢?」須菩提回答世尊說:「非常多。以每粒沙各代表一條恒河,河尚且就有無數多,何況是所有河中沙的數量!」佛又說:「須菩提,我實在告訴你,如果有想修習佛道的男女,以一粒沙當作一個世界,用充滿如恒河沙數量那麼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布施,那他所得的福德是不是很多?」須菩提回答世尊說:「當然很多」佛又告訴須菩提說:「如果有想修習佛道的男女,為他人演說此經,甚至只是四句偈等,這個法施所得的福德比前面用無數七寶布施所得的福德來得殊聖。」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佛再進一步的說:「須菩提!如果有人在任何地方,講解這整部經典,甚至只有講解其中的四句偈等,使那些聽講經的人妄念消除,了悟佛性。應當知道此一講經的地方,一切天道的菩薩神明、人道的眾生、阿修羅道的惡魔,都應該恭敬供養,作禮散花,好像供養佛的塔廟一樣。更何況是有人能夠受持讀誦這本般若經典以求領悟。須菩提!你可知這種人能成就世上第一希有的無上菩提法。因為這部經典是佛陀講述,讓世人了悟本身自性的一部經典,所以這部經典所在的地方,就好像有佛在那裏,並且我們要對修持讀誦這部金剛經的人,也像尊重佛的弟子一樣尊重」。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那個時候,須菩提向佛陀請教:「世尊!此部經應該取什麼名字?以及我們應該怎樣受持奉行此經典?」佛就告訴須菩提說:「這部經就取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也就是要以至高無上的妙智慧到達彼岸,這個名字有無上的意義存在,所以你們應當恭敬護持。為什麼取這個名字呢?須菩提!我所說的般若波羅蜜,是妙覺本性,此妙覺本性空如太虛。本體既然是虛無,那裡還會有什麼名字。不過恐怕人生斷見,以及為便於眾弟子奉持不得已勉強取這個『金剛般若波羅蜜』的名稱,。佛問須菩提!你認為我有所說法嗎?」須菩提回答世尊說:「覺悟的本性已經是脫離言說、文字、形相的執著,所以世尊在您心中並沒有“自己有所說法”的念頭。」佛又說:「須菩提!你認為三千大千世界裡所有的微塵是不是很多?」須菩提回答世尊說:「非常多」佛又說:「須菩提!微塵雖然是很多,但是都沒有自主性,都是因為因緣而有,也會因為因緣而散失,一切只是幻化而已,所以說是非微塵,只不過假藉一個名稱,稱它是微塵。同樣的道理,我說世界雖然廣大,也是沒有自主性,會因為因緣而毀壞,所以它也是虛空不實的,為了方便言說,不得已假藉一個名稱,稱它是世界。」佛又問須菩提說:「你認為可以用佛的莊嚴三十二外表相得見如來本體嗎?」須菩提回答說:「不可以,世尊!不可以用佛的三十二莊嚴外表相見到如來本體。為什麼呢?因為您所說的三十二相,是屬於因緣假合所現的短暫現象,他根本沒有實在可自主的相存在,所以他也是假藉的名稱,稱它為三十二相。」佛又再提醒說:「須菩提!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恒河沙那麼多相等數量的生命來布施眾生,以犧牲生命來布施以求福德。再說假如有另一種人,受持講說此整部經典,甚而少到只以此經中四句偈等深體領悟為別人演說,讓眾生能夠了悟自身佛性,他持經布施所得的福,比前面說的捨身布施所得的福更多。」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此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那時,須菩提聽如來佛說到這裡,心中已經深悟佛理,感動的流下淚來。不禁向如來佛讚嘆了一聲:「希有的世尊!您所說這個深奧的經典,即使在從前,我雖具有慧眼,也能一聞千悟,卻是未曾聽得如此深奧的經。我既聞此經,自性清淨中,已悟本有全真的實相。如果有人,聞得此經,發出篤信之心、純正清淨之心,毫無塵念,而達到心即是佛的實在本相,可知道這種人,是成就第一希有功德的人。但是,世尊!究竟這般若實相,不是一般所說有形的東西,這般若實相,空如太虛、沒有行跡,但為引導眾生離開執著而找回本心,不得不假藉一個名稱,稱之為實相,修持證悟的人仍然不可執著。世尊,此經我聽到這裡,已能了解其中的妙理,信奉修持,應該不是難事。倘若佛陀您圓寂兩千年之後,離開師父您住世說法時期已久遠的茫茫苦海眾生,聽到此經而能信解受持的人,實在是太難得了。為什麼呢?因為這個人頓悟真空,必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因為他已經了悟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非實有的相,而是由內心執著而來,所以能夠離一切相,他的心達到覺悟空寂的境地,這個內心的境地與諸佛並駕齊驅,可以稱為佛的境地。」佛告訴須菩提說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白話釋意)

前言

 《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之一,為出家、在家佛教徒所常頌持,尤其在禪宗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金剛經裡的中心思想,是藉由說明 實相的本質即是非空非有,並要我們學習布施,讓我們放下一切執取。故佛的大弟子須菩提向佛祖請教問題,如何調整與掌控我們的心呢?佛的開示就是: 無住、無相、無念;欲獲得煩惱的究竟解脫必須要修福 修慧、度救無量無邊的眾生,雖然救度了眾生,但心中也不能存留「我」度了眾生的想法。具體分析,更要修行“六度波羅蜜”: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首先是佈施,不管是財佈施、法佈施還是無畏佈施,都不要著佈施的相,發於平常心,心裡不可執著於佈施這件事,這樣所獲得的利益功德才會像虛空一樣遼闊無垠。

 在佛教經典當中,包含許多人類科學未能明瞭的宇宙觀、物理、天文學等超前的觀念,這些不管在過去,或現在都是非常難以用文字表達清楚的。例如物質的本體空性,直到近代的科學家才發現,原子以下有質子、中子,在此之下有更小的物質單位,其 實是一種信息波動的能量,而非實質的物體。但佛陀早在千年前,便提出「 萬法唯心」的觀點,認為一切物質色相皆源於眾生的「妄念」,以科學角度來看,亦可解釋為大腦運作產生的思想波而形成物質的幻相;又例如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等。這些概念不厭其煩的告訴了我們,即一切物質皆由眾生的「思想波」因緣聚合所 暫時形成,總有聚散、成住壞空, 因此無須貪求執著;此外,佛經裡描述的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也正確的表達了宇宙的浩瀚無窮盡的概念;然而,天文學家卻到近代才能逐漸瞭解宇宙的 浩瀚。太陽雖大於地球130萬倍,但在整個銀河系中類似太陽會發光的恆星有千億個以上,而目前所發現類似銀河系這樣的星系,竟高達十億個以上!由此可知,許多佛典看似想像文學,其實並不是古代的修行者天馬行空的幻想,佛教的經典義理中,包含了許多人類未知的秘密,正等待我們去發掘。

 

備註:以下經文為【明朝永樂北藏】以及【乾隆龍藏】版本校對而來,唯一有差別的只有在第二分「云何應住,云何降服其心」永樂北藏記載為「云何應住」,但是龍藏則記載為「應云何住」!此外,兩部經藏中,均沒有標點與三十二品之分(梁昭明太子將之分作三十二品)。

 

 

 

 

本文開始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白話】金剛是堅固無比的,這是一部像金剛一樣,無物能壞的般若波羅蜜經

 

【釋義】

  1. 是個比喻,就是金剛寶。在佛教有個護法,名叫韋馱尊天,手中拿的兵器就叫做「金剛寶降魔杵」。人世間也有金剛寶,現代人稱為鑽石。金剛堅固無比,能破壞一切物,而且一切物不能破壞它。今以金剛來比喻此經,就說明了此經功德之殊勝!
  2. (ㄅㄛ ㄖㄜˇ)是梵語,譯為妙智慧,與一般世間的智慧並不同。般若是認識諸法虛實的知識,是親證實相的工具。雖然世間學問也有智慧之說,決不足以代表般若,因世間智慧是即相的,般若是離相的,但為解說方便,在我們的概念上不妨作妙智慧解,這樣般若與智慧就有所區別了。
  3. 是印度話,譯為到彼岸。這是把有生死輪迴的地方喻為此岸,把沒有超脫生死的寂滅境界比喻為彼岸。眾生學習佛法之後,了解諸法因緣而生、本性為空的真理,則不再執著種種虛無的幻象為實有,因此可不生煩惱,故不造業,自然當不受果報,不再有果報時,自然就沒有生滅的現象,也就達到寂滅境界的彼岸,這就是波羅蜜。

法會因由分第一

【經文】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白話】

這卷經是我親自聽到佛說的,當時佛是住在舍衛國的祇(ㄑㄧˊ)樹給(ㄐㄧˇ)孤獨園裡,我和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也都在那裡聽佛說法。那時候已經是快到吃飯的時刻。大夥兒穿上了架裟,拿著盛飯的缽,由祇樹給孤獨園走進舍衛大城去乞食。佛在城中不分富貴貧窮之家,依次乞食完了,便回到原處吃飯。佛吃過了飯,就將衣缽收拾乾淨,也洗淨了腳,親自在地上鋪好座位坐下來。

 

【釋義】

  1. 這尊號,好像世間稱有學問的人為博士一樣,所以博士不是某個人的專稱。同樣的,佛也不是某個人的專稱,因為無論任何一個眾生,只要能止一切惡,行一切善,精進修行都可成佛。
  2. ,為準備場地給佛陀說法,祇陀太子佈施贈樹,給孤獨長者購買土地,兩人的佈施合建而成的庭園,故以此立名。
  3. ,是道德出眾的阿羅漢或出家菩薩,方可稱為大比丘。

 

善現啟請分第二

【經文】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白話】

這個時候,眾弟子中德高年長的須菩提,在大眾中從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來。他露出右肩,右膝跪地,兩手合掌,很恭敬地對如來佛行了一個禮,讚嘆地說:「希有的世尊,您對於未成佛的菩薩弟子,善盡保護憐念他們,又循循善誘的指導。世尊!善男信女們,若是發了想要學佛得度,並且願意依戒修行時,要怎樣才能使這個菩提心常住不退呢?如果他們起了妄念的時候,又要怎樣去降伏他們的妄想心呢?」佛回答說:「問得好!問得好!須菩提,如你所說的,你知道我善盡保護未成佛的菩薩弟子,也善於咐囑指導他們,你既然明白這個道理,就要仔細用心的聽,如何用以下我所講的方法,來安住你們所發的菩提心。」須菩提聽了,很快地回答說:「是的,世尊!我很樂意聽師父說明這個道理。」

 

【釋義】

1.長老須菩提,是講演此經的發起人,因年高德劭,故稱長老。

2.世尊,佛有十種稱號,這是稱號之一,因佛的福慧具足,受到凡聖眾生的共同尊敬,所以稱為世尊。

3.如來,也是佛的十種稱號之一,因為佛乘真如之道,而成正覺,來三界垂化,故稱如來。

4.善護念諸菩薩,善護念的善字,可作最字解,護是愛護,念是眷念,亦即最關心愛護之意。

5.善付囑諸菩薩,指導菩薩們利益眾生的責任與方法。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ㄉㄨㄛˇ)的簡稱,譯為覺有情。

6.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為無上正等正覺。人們發心想要學習佛的智慧,並且成佛的這種心態和想法,就叫做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此心發起之後很不穩定,常常會起妄想而中斷,因此須菩提問:「云何應住?」就是問佛陀,當發起的菩提心之後,應該怎樣才能使之安穩而不消退?

 

大乘正宗分第三

【經文】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白話】

    佛告訴須菩提說:「諸菩薩、摩訶薩等應按照我下面所說的方法,降伏妄念心,就可常保有菩提心。降伏妄心的方法,就是要不著一切眾生相。我把一切眾生分為九類不同生命形態:有卵生、濕生、化生;有色身、無色身;有意識思想的、無意識思想的、不是有想不是無想的眾生等。我要度化所有 的眾生,使其超脫六道,達到免除生死輪迴的清淨境界。話又說回來,我雖然這樣滅度眾生,但是一切眾生實在並非得我的滅度。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眾生與菩薩,同具此菩提心,現在消滅他們的妄心而度歸清淨,只不過是使他們恢復本有的佛性,也就是他們自性自度,並非是我所度的。須菩提!若是他們有得到我滅度的想法,即是還執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還是執著自性的眾生,自然不是菩薩。」 

【釋義】

  1.  
  2.  
  3. -->「非想非非想處天」的眾生而言。
  4. 是說雖然度了那麼多的眾生,但不能存有我度了眾生的這種想法。假若菩薩還有「我」度了眾生的觀念存在,證明他的四相未除,那就不能稱為大菩薩了。

 

<觀念補充>

什麼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我相─每個人在意念中有總是有個「我」的意念,既然有這個「我」,就會有私心、有分別心。因此,菩薩即是達到一種「無我」的狀態。而凡夫則有我的形貌之意念,這就是「我相」。換言之,,不存在「我」,當然也沒有所謂「我的」,這種意念都是眾生的無明所產生的。當一個人能達到「無我」的境界時,他的世界、心地就會非常的寬廣與自在。

人相─認為人與人之間的差別,這種意念就是「人相」。比方說在外地遇到同鄉之人,感覺特別的親,其實就是從人相所衍生的毛病。相同群族中的人彼此會特別團結,認為人與人之間的差別相狀,有親疏之感,這都是「人相」。其實,每個人不論膚色、種族、身份、年齡等差別,通通都是平等的。若是了悟此理,就稱之為「無人相」。

眾生相─當有了「我相」,就會有「人相」,既有「人相」,就會有「眾生相」,「眾生相」的毛病是從我相、人相毛病延伸而來的。既然認為人人之間有差別,進而對於動物也會認為有差別,因此,對於動物則可能產生輕賤的態度,甚至隨意傷害他們,這就是「眾生相」所衍生的毛病。換言之,無眾生相的人,他不會欺負動物,而視動物是平等的。乃至對於其他道的眾生,都不會輕賤他們,這就是「無眾生相」境界的展現。

壽者相─人類都有壽命的概念,把出生當開始,把死亡又當結束,其實,眾生在六道中輪迴,既沒有出生,亦沒有死亡,可是人們把此生的這段期間視為「壽命」,這就是「壽命相」的毛病。事實上,生命在不同的空間裡,存在著不同的樣貌,人死了之後也會以不同於肉身的形式繼續存在,並沒有所謂的生死或壽命,當你體悟此理,這就是「無壽者相」

 

妙行無住分第四

【經文】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ㄈㄡˇ)?」「不(ㄈㄨˊ)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白話】

佛再對須菩提說:「菩薩於無上正等正覺之法,應該不著相布施。所謂不著相布施,就是要六根清淨,離開色、聲、香、味、觸、法等塵相而布施,就是要做到施者忘施,受者忘受,並且要忘記所施之物。(此稱為:施空、受空、物空,合稱『三輪體空』)須菩提,菩薩應該不住相布施,為什麼呢?因為著相布施,是局於有相;而眾生之相,實在只等於一微塵,即使能因此而獲得福報也是有限的。若不著相布施,就無相可住,像這樣不住相布施的福德就不可限量了。須菩提!譬如說東方那無邊際的虛空,你可以用心思去度量嗎?」須菩提回答說:「不可以。世尊!」佛又說:「須菩提!再與南、西、北四方及上下的虛空那樣無邊無際,你是否可以用你的心思去度量呢?」須菩提回答說:「不可以的。世尊!」佛又說:「須菩提!菩薩若能不著相布施,所得的福德也就像虛空這樣的不可限量。須菩提!菩薩應該照我善護念、善咐囑之教導,如是降伏妄心,而又不著相布施,常堅守著菩提心。」

 

【釋義】

  1.  

一、財施:把自己的財物給需要的人(外財),或作義工,捐血、捐器官(以身體布施稱為內財布施)。

二、法施:把自己所懂的佛法講給別人聽,使他也能學佛修行得到真正的解脫,是功德最大的佈施。

三、無畏施:別人有困難,對他作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勵,令其發奮圖強,轉危為安。

 

  1. :色是色塵(物質),眾生見到色塵,總以為是實有自體的東西,因此除非是自己不喜歡的,否則多少總會有點捨不得送給別人,這就是有所住(執著),既然有所住即為境轉,所以不得解脫。色塵不能住,聲塵等也不可住。聲塵如語言,香塵如香水,味塵如食物,觸塵包括看的、聽的、穿的、聞的、吃的和想的,精神與物質的雙重感受,法塵,即是意識活動範圍以內的,如學識經驗的傳授方法等,是為法塵。初發心的菩薩,於一切法,都應該像不住色布施一樣,如此則不生法相,妄心就降伏了,沒有妄念,所發的無上菩提心就不會退失。

 

如理實見分第五

【經文】「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白話】

佛說:「須菩提!你認為普通修行的人,能看見如來的形體嗎?」須菩提回答說:「世尊!不能見到如來的形體。原因是您所說的形體,並非形體,是法相,所以不能看見。」佛又告訴須菩提說:「不但我的形相是這樣的,凡世間所有的色相,都是虛無不實的。若是能夠識破了諸相都是虛空的道理,就可以見如來的法相了。」

 

【釋義】

  1. :包括世出、世間的一切,因為都是因緣而生的,所以存在的時間無論多久,一旦因緣離散時,都要消滅而回到空性之中,所以說皆是虛妄。可以想像為海上的波浪,是由於風力(緣)所造成的現象,風不會永遠吹著,待風一停,波浪就消失了。如明白這種道理,對一切假相則不生執著。
  2. 人活在現實世界中,須衣食住行交往,為了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必須分清他人、自己、外界、內心。現在要去除“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使自己沒有私心、分別心並不是容易的事。若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那將進入何等狀態?須菩提按此邏輯推下去,那眼前說法的佛祖也不是如來了?佛祖明白須菩提的疑惑,因此明確地告訴他及聽法的大眾:“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人們見到的一切都是虛假的幻相,當然肉眼看到的如來也不是真正的如來,只有真正做到諸相非相,才可以看到真的如來,“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裡開始有點難以理解,因此在後面佛還會重複說明。

 

正信希有分第六

【經文】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白話】

須菩提向如來佛稟告說:「世尊!您所說的不住相布施,以及所謂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種無相真空的妙理,一般眾生聽了能瞭解相信嗎?」如來佛聽了就告訴須菩提說:「你不能這樣說。我說的法,雖是深妙難懂,還是會有人相信的。就是到我滅後,末法時期的最後五百年,有持守戒律廣修福田的人,看到此經中的一章一句,自然能夠堅信不疑。由此就可以知道這種人累世的修行,不僅是在一兩尊佛那裡種下了很多善根,而且早在無量諸佛那裡就種下了很多善根,那怕只聽到一兩句經文,甚至只聽說此經的名字而升起一念恭敬心的人們,須菩提!我都知道他們將會得到像十方虛空那樣廣大無量的福德。

為什麼呢?因為這些眾生善根純熟,已悟得真空無相的道理,已離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並且無法相,也無非法相。這又為什麼呢?如果有執法相的念頭在,也等於是執著四相,當然也得不到那麼多的福德。因有所取的法,就有能取的我,有我必有人等諸相的分別,所以即著我等四相。同樣的,若取非法的空相,也等於執著我人眾壽,還是得不到那麼多福德的。是故我才說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的原因在此。

就因為這個道理,所以我常告訴你們這些比丘,對於我所說的一切法,只是要你們假借此法而離相見性;假借此法使你們度脫生死的苦海。如果你們見了自己的本性,證了涅槃之樂時,就可以捨去此法。就好比竹筏渡人過河,到了彼岸就不須要再用筏了。如果過河的人,已經過了河卻還執著竹筏就回不了家;學佛的人,執著法門也成不了佛。因此,佛的正法尚且要捨去,何況不是佛法的世間物,又為什麼堅持不捨呢?」

 

【釋義】

1.持戒修福者,即是止惡行善的人。思想言行都符合佛制戒律的規定,是為持戒。行一切善,謂之修福。但福德有區分為世間和出世間的不同。持五戒,行十善,孝順父母,尊敬師長,樂善好施…這樣不僅此生的家庭和樂所求如願,來世也能投胎在人道或天道。雖說如此,但是仍未超出六道,因此稱之為世間福。如果再能念佛、參禪、讀經、持戒,則不僅現生安樂,將來更能了脫生死超脫六道的輪迴,稱之為出世間福。但世間福是出世間福的基礎,出世間福則是世間福的最後目的與成就,因此兩者必須並重,不可偏廢。

 

<觀念補充>

什麼是六道輪迴?

佛教認為,輪迴是一個過程,人死去以後,「識」會離開人體,重新進入另一個剛剛出生的新生命體內,該新生命體可以是人類,也可能是動物、鬼、神。只有修行到達涅槃的境界才可以擺脫輪迴。六道由上自下分別是:

◆天道─行善的人轉世享受福報的地方。天道不是修行的地方﹐因為是來享受福報的﹐因此沒有痛苦﹐天人容易溺於玩樂而懶惰不修行﹐在天上修行因為沒有什麼考驗﹐必須修很久。天人福報享盡後﹐會再根據他的因果轉生其他界。

◆人道─半善半惡的世界﹐人們根據因果和努力決定一生的起落。人道是六道中最好修行的地方﹐因為世界上的痛苦提醒人們修行﹐能經過考驗就能得道,並超脫輪迴之苦。

◆阿修羅道─是充滿衝突及糾紛的世界﹐他們以深山幽谷為居所,與人隔離。阿修羅有如同神的法力﹐但沒有神的福報。祂們因嫉妒心及驕慢心造成衝突及糾紛。如果修行的人有嫉妒心﹐驕慢心﹐就可能轉生於此界。

◆畜生道─欲望及愚癡所控制的世界﹐畜生道乃是懲罰為惡之人、犯邪淫及癡妄罪的眾生。投胎為畜生後﹐互相行刑(殺害)﹐繼續墮落﹐非常難離開。

◆餓鬼道─懲罰非常自私的眾生﹐餓鬼道的眾生因前世自私而不肯施捨救他人﹐死後轉世入餓鬼道受飢渴的折磨,他們與人界共處,但人以肉眼是見不到他們。

◆地獄道─位在地底下受八寒八熱之苦,懲罰殘酷犯重罪的眾生﹐使其受諸種酷刑﹐懲罰完畢以後﹐才能轉生餓鬼道﹐幾世之後才能再轉為畜生,一旦落入地獄道要層層往上爬回人道,就不知道歷經多長劫難與痛苦了。

PS:眾善奉行﹐諸惡莫作﹐若不小心墮落進入三惡道(畜生﹐餓鬼﹐地獄),除了痛苦﹐而且非常難以脫離。一失足成千古恨﹐回頭已是百年身。

 

無得無說分第七

【經文】「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白話】

佛說:「須菩提!你認為我已得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嗎?你認為我有說一定之法嗎?」須菩提回答說:「就我所知道了解佛您所說的意思,沒有一定的法。而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也沒有一定的法可說。同時,也沒有定法讓如來可說的。為什麼呢?因為您所說的法,是無上菩提之法,可以心悟,而不可以色相取;只可意會,不可以言說;是非法,又是非非法。就是因為這個緣故,不但我師父如來以外,就是一切賢聖,皆用這個無為法自修。只是隨各人所修的程度不同,而所得證悟就有差別。」

 

【釋義】

非法非非法,因一切法從物質本體為空的觀念來理解時,既不可得、也不可說,本體即是空,因此稱為非法;但若從緣起的觀念來說,假相還是有的,所以說非非法。因為實相是無相而又非無相的理體,不一定有,也不一定無。但因眾生根性不等,對於這種道理所領悟的程度仍然有深淺之分,所以一切賢聖所修習的雖然都以「無為法」為皈依,但結果還「有差別」的原因在此。

 

依法出生分第八

【經文】「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ㄈㄡˇ)?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白話】

如來佛說:「須菩提!如果有人以充滿了大千世界的金銀七寶來行布施,你認為這個人所得的福德難道不多嗎?」須菩提回答說:「世尊!當然是很多。為什麼呢?因為這種福德,是有相的布施,畢竟還是無福德性。然以人世報施的福德而言,所以您說這個人所得的福德多。」

如來佛又說:「如果有人,受持此般若經,甚而只要為人演說此經其中的任何四句偈,那麼他所得到的福德,比前面說的用大千世界的七寶施福所得福德更多。為什麼呢?須菩提!因為一切諸佛,及成佛的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法,皆緣自於此經而生的。所以才說般若是諸佛之母。須菩提!但要注意般若並非佛法。意思就是本來就沒有佛法可言,不過藉之以開悟眾生,替它取名為佛法而已。所以所謂的佛法,就不是佛法。

 

【釋義】

1.三千大千世界,以須彌山為中心,經七山八海,以鐵圍山為外廓,像這樣大的空間曰小世界,合一千個小世界,稱小千世界,合一千個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再合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做大千世界。含有小千、中千、大千,故曰三千大千世界。

2.七寶即金、銀、琉璃、硨磲、赤珠、玻璃、琥珀謂之七寶;「以用布施」是指把七寶送給別人。

3.是福德,指的是即是以七寶布施的福德,即非福德性,不是福德性之意。因以以此布施所得福德的分別是有相的,是故即非福德性。若無所住而行布施,那才是福德性。

 

一相無相分第九

【經文】「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白話】

佛問:「須菩提,你認為當人在修行須陀洹時,是否能預先想著自己得聲聞初果呢?」須菩提回答說:「世尊!不會的。初得聖果的人,不會起這樣的思念。為什麼呢?因為須陀洹雖為預入聖者之流,而實際上是無所入的。因其不執著色、聲、香、味、觸、法等相,所以才稱為須陀洹。」

佛又問:「須菩提!你認為當人在修行斯陀含,會不會預先思念自己得聲聞第二果呢?」須菩提回答:「世尊!不會。修行第二聖果的人,不會起這樣的思念。為什麼呢?因為斯陀含的心境,已達於至靜之處,雖然當時的修行還是一生一滅,所以稱之為一往來,實際上已無第二個生滅,心不著生滅之相,所以實無往來。」

佛問:「須菩提!你認為當人在修行阿那含時,會不會預先思念自己已得聲聞第三果呢?」須菩提回答:「世尊!不會。修行第三聖果的人,不會起這樣的思念。為什麼呢?因為阿那含,心空無我,已斷塵識思惑,六塵四相,一一證空,而無不來之相。所以阿那含意思雖稱為不來,其實是永不來欲界受生的意思。」

佛又問:「須菩提!你認為當人在修行阿羅漢時,會不會預先思念自己已得聲聞第四果呢?」須菩提回答:「世尊!不會。修行第四聖果的人,不會起這樣的思念。為什麼呢?因為阿羅漢已心空相俱滅。既無得道之念,也沒有得果之念,不再感受未來的生死,並不是另外有個實在的自性法,可以稱之為阿羅漢。如果阿羅漢自念得道,即著四相,就不能叫做阿羅漢了。」

    須菩提:世尊!您曾經這樣說過我:說我遠離一切著相、取相的分別,遠離一切是非,契合真理,已到奧妙之處。在諸弟子中,讚許我為解空第一。是第一個脫盡人我,斷絕此念,離欲的阿羅漢。世尊!我雖蒙師父您如此的稱讚,我確實沒有得了阿羅漢的念頭。世尊!我若有得了阿羅漢的念頭,便是生了妄念,又如何得到六欲皆空的阿羅漢。如果是這樣,您就不會說我是好寂靜的阿蘭那行者,因為我心原無所得,亦無所行,只因本分上一塵不染,以此得名須菩提而已。所以師父您才稱讚我是好寂靜之行者。」

 

【釋義】

  1. 佛陀在鹿野苑說四諦法,因為其弟子憍陳如等五人,由聽佛演說四諦法的音聲而悟道,所以另起個別名叫做「聲聞」。此後,凡屬於修四諦法門而悟道的,皆稱為「聲聞乘」。「乘」是載運的意義。即是把眾生從迷岸運至悟岸的工具,由聽聞四聖諦而到達(運載)悟道之彼岸。 
  2. 聲聞乘由於修行的高低境界不同,證悟的果位區分為四種,最高為四果的阿羅漢: 
    1)初果─須陀洹:梵語,譯為預流、入流。 因他的思想言行,受佛法的教化而改變了方向,已契入法

性之流,故稱為入流,或云預流,即預入聖者之流。

2)二果─斯陀含:譯為一往來。 因為他在人間天上還有一次生死業緣未了,故為一往來。意即修到此果位,死後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上的人,再投生到人世間來當一次人,就不再來欲界受生死了。 

3)三果─阿那含:譯為不還或不來。凡是修到此果位的聖人,已經是斷盡欲界煩惱,未來當生於色界無

色界,不再來欲界受生死,所以叫做不來。

4)四果─阿羅漢:聲聞乘中最高果位。梵語阿羅漢有三義: 一、殺賊:破煩惱之賊。二、無生:解脫生死,不受後有。 三、應供:應受天上人間供養。

 

<觀念補充>

何謂四聖諦?

釋迦牟尼佛成道後的第一個夏天,在鹿野苑為五位比丘弟子所講的佛法,其內容就是四聖諦。四聖諦即包含苦、集、滅、道四諦,是佛陀所體悟的生命實相,證得的解脫之道。無常為苦的根源,要想離苦,必定要斷絕受苦的原因,要斷除受苦的原因,就必須修行滅苦之道。這是四種真實的道理,因此稱之為四聖諦。依此法門修行,成就得道者,通稱為「聲聞乘」。

苦諦(迷的果,即苦果):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生、老、病、死,還有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

五陰熾盛苦,都是苦的果報,人人都無法避免,要瞭解苦的由來,必須知道集諦。 
集諦(迷的因,即苦因):是說明人生匯集起貪、瞋、癡等許多煩惱的「因」,使人作不好的事,製造各種的惡

業,才會招受報應的苦果,故「苦」是因為「集」所造成,因此,我們說集為苦因。 
滅諦(悟的果,即樂果):是指修道所證的聖果,即是煩惱滅除,獲得無生(解脫生死)的真理。 
道諦(悟的因,即樂因):道就是正道,即戒、定、慧三無漏學,道有多種,主要是指修習「八正道」(正見、

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就會得到最殊勝的智慧(般若),

修善斷惡,解脫生死痛苦。 

莊嚴淨土分第十

【經文】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白話】

佛說:「須菩提!你認為以前我在與然燈佛會晤時,從他那兒有沒有得法呢?」須菩提回答說:「世尊!您在與然燈佛會晤時,是自修自悟,於法實無所得。」佛又說:「須菩提!你認為菩薩發心從事莊嚴佛土,是不是真的有佛土可莊嚴呢?」須菩提回答說:「不是。世尊!為什麼呢?因為你所說的莊嚴,不是形相莊嚴,不過假藉莊嚴之名而已。」佛又說:「就因為如此,須菩提!所以諸菩薩、摩訶薩應該像這樣一心不亂,生清淨心,不可執著在色聲香味觸法之上生意念。否則便受六塵所蒙蔽、所束縛,妄念旋起,怎麼能清淨呢?原來清淨心,本無所住的。須菩提!譬如有人,其身如須彌山王,你認為他的身形是否很大?」須菩提回答說:「非常大。世尊!但是此人身形雖大,不能稱為大身。為什麼呢?因為他的身形再大,也是有生有滅,終受輪迴;而師父您前面說的非相法身,乃是清淨本心,是真法身,此心包廓太虛,周藏法界,無相無住,豈是須彌山所能比量的嗎?這只不過假藉一個名,稱之為大身而已。」

 

【釋義】

  1.  

2.  莊嚴很難用適當的語言描述,勉強可當作是裝飾、點綴和修行的意思。一般人把莊嚴來形容人、物的美觀,這是即相的,菩薩莊嚴佛土是離相的,若能遠離諸相,即是無上莊嚴。今問「菩薩莊嚴佛土不(ㄈㄡˇ)?」是教導須菩提不要執著其莊嚴相。

3.   須彌山是梵語,譯為妙高山,位於四大海水中央,水面上下各有八萬四千由旬,因周圍有六萬座大大小小的山,所以稱之為山王。(由旬是印度計里程的單位,每由旬為四十里的距離)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經文】「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白話】

佛說:「須菩提!如用恒河中所有的沙數來作比喻,以一粒沙比喻一條恒河,那麼所有恒河內的所有沙,難道你認為不多嗎?」須菩提回答說:「非常多。世尊!以一沙各代表一恒河,河尚且就有無數多,何況是所有河中的所有沙呢!」佛又說:「須菩提,我實在告訴你,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以一粒沙當作一個世界,用充滿如恒河沙數那麼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布施,那他所得的福德多不多?」須菩提回答說:「當然很多。世尊!」佛又告訴須菩提說:「若有善男子或善女子,為他人說及此經,甚至只是受持四句偈、四句等,而這個法施所得的福德又勝過前面用七寶布施所得的福德來得多了。」

 

【釋義】

佛見須菩提既不執著於大的虛相,再以數目多來測驗他,目的是為了在下文比較功德。「恆河」是印度境內的一條大河,但沙像麵粉一樣的細,因佛常在恆河兩岸說法,為了治療眾生執著的大病,故以沙數作譬喻。眾生之所以好執,是因為心量太小,不知道有形相的東西,形體再大、數量再多總是有限的。佛為打破眾生心量的界限,故舉此喻,希望眾生從虛無的數字、數量中得到解脫。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經文】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白話】

佛再進一步的說:「須菩提!若有人隨便在什麼地方,演講此經,甚而至少只說四句偈、四句等,使那些聽到說經的人,消除妄念。應該知道遇到說此經的處所是十分難得的,一切世間的天、人、鬼神等對於此處,皆應恭敬供養,作禮散花,如供養佛的塔廟一般。何況是那種人能完全受持讀誦般若經典,當然是格外值得尊敬了。須菩提!你可知這種人就是成就世上第一希有的無上菩提法。因般若能趨於無上菩提,世間沒有一法可與般若相比的,正因為如此,所以若是般若經典所在之處,即如有佛在,可以說得與佛弟子三寶同居,亦要宛如對佛弟子一樣的尊重。」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經文】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白話】

那個時候,須菩提對佛稟白說:「世尊!此經應該取一個什麼名字?我們應該怎樣受持奉行此經呢?」佛就告訴須菩提說:「此經就取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你們應當依法奉持。為什麼取這個名字呢?須菩提!我所說的般若波羅蜜,是妙覺本性,空如太虛。本體既然是虛無,那裡還會有什麼名字。不得已勉強取個『金剛般若波羅蜜』的名稱,只是為了便於眾弟子奉持而已。須菩提!你認為我對此有所說法嗎?」須菩提回答說:「世尊!般若是在於自性自悟,既無可名之名,我師父就無所說。」佛又說:「須菩提!你認為三千大千世界裡所有的微塵多不多?」須菩提回答說:「甚多。世尊!」佛又說:「須菩提!微塵雖多,但皆無自性,悉假因緣而有。凡是因緣的,必然是空的,所以因其原無實性,所以說是非微塵,只不過假藉個名,稱為微塵而已。同樣的道理,我說世界雖大,然一切劫盡則壞,也是虛空不實的,只不過假藉個名,稱為世界而已。」佛又說:「須菩提!你認為可以以三十二相見如來嗎?」須菩提回答說:「不可以,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為什麼呢?因為您所說的三十二相,是屬於因緣假合,亦即隨著眾生的妄心所現的假相,根本沒有它的實在自相可得,也是假藉個名稱為三十二相而已。」佛又再提醒說:「須菩提!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以相等恒河沙的生命來布施眾生,以犧牲生命來布施以求福德。再說假設有另一種人,於經中的義理了解得很透澈,因此除了自己照著去做之外,又能講給別人聽,使其依之而行,所講的內容縱使只是經文中任何四句的道理,這種作法佈施的人所得的福德,比以身命布施的人更多

 

【釋義】

  1. 佛為勘驗須菩提對「所謂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理解的程度如何,故問如來有所說法不(ㄈㄡˇ)?即是我為眾生演說過修行的方法嗎?須菩提對般若已深解義趣,即回答無所說,要知須菩提不是沒有聽過佛說法,也不是說謊話,而是依般若的道理來回答的,也就是說「所謂說法,即非說法,是名說法」的真義,故云如來無所說,如說有所說,即有能說,因此即有說者及聽者的差別,如是即生四相,有四相就不能稱之為佛。但事實上佛是不即一切相不離一切相的大聖,雖然為度生而說法,但不執有所說相。
  2. 如來說三十二相,指的是緣起的色身相,此相是生滅的假相,好比演戲的人雖然扮演國王,戲服脫下之後其實並不是國王,但穿著戲服時我們暫時也當他是國王,所以是名三十二相,從性空的道理上來說,即是非有此相,故云即是非相。
  3. 佛在前面是以財物布施與受持經偈等較量功德,現以犧牲生命幫助眾生的布施與受持經偈等比較兩者的功德,其義更深一層。因眾生貪執習氣太深,一下子不容易全部放下,因此佛陀的教法是由少而多,從財物佈施的比喻一直到犧牲生命的佈施,藉以說明教導別人經文的這種法布施的重要性。

 

<觀念補充>

「所謂XX,即非XX,是名XX」意義為何?

這是金剛經裡面常用的一則公式,其實在這經文裡面就提了很多次譬喻,例如:如來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這些種種就是強調,佛陀所要說的空性它的範圍是廣泛的,例子舉得越多,其目的就是要告訴諸弟子,沒有一件事是例外的,如果只提一種譬喻,大家可能會存疑,會聯想到是否有其他較具神通的會不受影響,這樣就會曲解了佛意,所以才要舉這麼多的例子,而這些例子都是大家關注的,譬如三十二相(就是的神通力產生的三十二化身)。

這一個公式化的句子有什麼作用呢?如果已經瞭解空性,這一句話是多餘,但對於半知半解的人,其功用將會很大,如生活中遇到疑惑,困擾不可解決時,想起這一句話套用一下,將使心中獲得舒緩。例如若有金錢的困擾,套用一下,佛說金錢,即非金錢,是名金錢。它的解釋可以為,金錢本身並不代表一切,所以心中會放寬,但放寬本身並不能解決問題,所以還是得去處理,就叫做(是名金錢),經過這樣的內心自我洗禮之後,我想應該能比較理性的來處理這個金錢的問題,也就達到讓修行融入生活的目的了。

為了破執多相,所以佛說非微塵和非世界。「所謂非微塵」,因微塵無實在的自體,是故云非。以蓋房子的紅磚來說,是由無數微塵和合而成的一種假相,現在把稱它為是紅磚,所以就非微塵。由此可知,世界是由微塵組合而成的,微塵既非微塵,則世界亦非世界,都是一時的因緣所促成。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壞空,不能說世界是實有的,但在未空之前,不得不給個名稱叫做世界,故曰是名世界。宇宙萬有所存在的時空雖然不同,但理都是一樣的,因此把如來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這三句列為公式:所謂什麼,即非什麼,是名什麼。這個公式可以適用於任何事物,只要行得徹底,定可減少很多無謂的煩惱。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經文】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此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白話】

那時,須菩提聽如來佛說到這裡,心中已經深悟佛理旨趣,頗為感動的流下淚來。不禁向如來佛讚嘆了一聲:「希有的世尊!您所說這個深奧的經典,即使在從前,我雖具有慧眼,也能一聞千悟,卻是未曾聽得如此深奧的經。我既聞此經,自性清淨中,已悟有本來全真的實相。如果有人,得聞此經,而信心純正清淨,毫無塵念。而生般若真實之實相,就可知道這種人,是非常難得,是成就第一希有功德的人。但是,世尊!究竟這般若實相,就是諸法空相,不是一般所說的實體物,但為了引導眾生離開執著而找回本心,不得不假藉一個名,稱之為實相而已。世尊,此經我聽到這裡,已能了解其中的妙理,信奉修持,應該不是難事。倘若後世過五百年之後,是濁世末法的時候,離開師父您的時期已遠的苦海茫茫眾生,聽到此經而能信解受持的人,則此人真的是明了自性的第一人,實在難得。為什麼呢?因為這個人頓悟真空,必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因為他已經了悟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是非相,所以能夠離一切相,其心滅寂,就可以稱之為佛。」

佛告訴須菩提說:「對的!你這樣說是對的。當知後世如果有人,聽到般若之妙法而不驚駭、不恐怖、不畏懼,這種人實在是很少有的。為什麼呢?須菩提!這就是我所謂的第一波羅蜜,此人的智慧已到彼岸了。不過修持的人卻不可以對彼岸有所執著,不過為了要引導眾生修持,特別給予一個名稱,稱之為第一波羅蜜而已。須菩提!再說到忍辱波羅蜜,當辱境來時,處之泰然,不生忿怒即是忍辱波羅蜜,但真空本來無相,外不見其辱,內不見其忍,渾然兩忘,切勿執著於忍辱,所以我說非忍辱波羅蜜,只是為便於眾生修持,特別給予一個名稱,稱之為忍辱波羅蜜。為什麼呢?須菩提!就好比我的前生,被歌利王支解身體的時候,確實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否則當時我在被支解時,如果著有四相,必定心生忿恨,必成苦果。須菩提,我又想起過去的前五百世,做忍辱仙人修忍辱之行時,就已離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由歷劫頓悟真空,可知吾人所修行的,決不是一朝一夕所成的。所以說,須菩提!菩薩之修行,首當空其心,離一切相,方能發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此心中不執著於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應生無所住(無所執著)的心,此心才能圓通無礙。若於六塵中,一有執著,便不能解脫其住心,即非菩薩的住處。所以我說,菩薩心本來是虛而明,若住於六塵就不能覺悟,我所謂的不應住色布施,原因就在於此。須菩提!菩薩不住色布施,發心廣大,不是為己,是為有利於一切眾生,應該要如此無相布施。而我所說的一切諸相,原是指點諸菩薩解脫的,其實真寶的本體皆是空的,原是非相。而一切眾生,也是引導諸菩薩滅度而已,其實若見本性,妄心自離而入佛境,那麼一切眾生也就不是眾生了。須菩提!我所說的般若波羅蜜,皆是無上的菩提,是真而不妄、實而不虛、如常不變,不是欺人的,也沒有第二種說法。須菩提!我所說的般若之法,是真如無相,無實性;是自性自足、無虛的。須菩提!如果菩薩是一心執著於法而行布施,則是尚未脫離四相,有如人進入暗室時一無所見。如果菩薩心不執著於法而行布施,則如同人張開眼時,日光四照,見到種種顏色;他的心能夠洞澈真空,對一切境界就都可明瞭。須菩提!當我滅後,到了後世,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即到菩提之覺位,成自性之如來。我當知此人,也必以無上智慧照鑒之。而此人成就見性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

 

【釋義】

 

  1. 波羅蜜一共有六種: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種裏面哪一個是第一?般若波羅蜜第一。般若是智慧,但不是我們人世間所說的聰明智慧,而是指一切明瞭的無上智慧。為了跟普通的智慧相區別,所以用音譯而不用意譯。離相就是般若的智慧,著相就迷惑了。《金剛經》讀到這個地方,這個意思我們應當能體會到一些,著相就迷,因為著相你就有分別心、妄想心、執著心,這就迷了。六祖惠能大師說得好,「本來無一物」,就是告訴我們要時時刻刻保持著心裏頭乾乾淨淨,本來無一物,那你回歸本來具足的佛性,你就入《金剛經》的境界。波羅蜜,翻成中國的意思是「圓滿」、「功夫到家」的意思,佈施做到圓滿,就叫佈施波羅蜜;持戒持到圓滿,就是持戒波羅蜜。怎樣才叫做圓滿?叫做到家?做這件事情,心裏頭一塵不染,這就到家了。例如我修佈施,心裏卻想著我幫助多少人應該多少有些福報,這個就不叫波羅蜜,為什麽?因為這已經是住色佈施,著相修福了。
  2. 忍辱是六波羅蜜之一,忍是忍耐和安定的意思。對利害、得失、苦樂、貧賤等能夠做到無動於衷,身與心都不起任何有形無形的變化,這叫做忍。辱是侮辱,當對方以不道德的言行對待你,如能不動心,好像沒有這回事一樣,這就叫做忍辱。如能忍辱,則不生煩惱,當然就不造業,是故亦不受報,因此即得解脫,是為忍辱波羅蜜。修忍辱最好的方法,莫過於離相,離了相就無我,因無我即得自在,自在即是忍辱的具體表現。其次當受辱時應作還債想,這可能是我前生曾經這樣對待過他,現在向我討回去,就當是還了一筆債。果能這樣想,必定心中能夠坦然,所修的忍辱一定成功。
  3. 就是要不執著「施者」、「受者」、「所施物」而達到三輪體空,明瞭這三者都是空性,就是「不住」。第一,沒有能施的人,人是地、水、火、風(合稱四大)假合及受、想、行、識因緣和合而成,並沒有一個實在的我在布施。第二,同樣的也沒有一個真正在接受布施的人。第三,沒有所布施的東西,因為布施的東西,不外是色、聲、香、味、觸、法六塵,這些也都是四大的因緣和合而成,都是幻化不實,了不可得,沒有永恒不變的實性。所以布施時,心不執著在這三者上,就是不住色布施。

<觀念補充>何謂六度波羅蜜

波羅蜜是:音譯梵文Pāramitā 波羅蜜多,它的意思是「到彼岸」,就是從煩惱的此岸,度到覺悟、解脫的彼岸。六度就是六個到彼岸的方法。在大乘佛教中,六度波羅蜜是修行的重要方法,每一種功德可除去一種特定的障礙。

佈施波羅蜜:(檀那波羅蜜)指把自身所擁有或所知道的施予他人。除了財物的佈施 (財佈施) 外,還包括佛法的傳揚 (法佈施) 和信心的給予 (無畏佈施)。佈施能除去貪慳

持戒波羅蜜:(尸羅波羅蜜)恪守戒律 (如五戒,十戒) 等。另外捨己為人的精神也算是持戒。持戒能除去惡業

忍辱波羅蜜:(羼提波羅蜜)不把任何對自己的侮辱或攻擊放在心上、坦然面對苦難,以及培養耐性。忍辱能除去瞋恚

精進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簡而言之,就是勤勞地修行。精進能除去懈怠

禪定波羅蜜:(禪那波羅蜜心無雜念,不為俗物迷惑顛倒。禪定能除去散亂

般若波羅蜜:增進對佛法的瞭解、增長智慧。般若能除去愚癡。由金剛經的全名可知,熟讀並瞭解金剛經,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

 在行六度時,不能另有目的 (例如佈施不能以追求地位、福報、名譽為目的),作成的功德方能稱為波羅蜜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經文】「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遶,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白話】

     佛說:「須菩提!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於一日之間,早晨以相當於恒河沙數的身命布施,中午又以相當於恒河沙數的身命布施,晚上也以相當於恒河沙數的身命布施。如此經百千萬億劫之久,一日三次皆如此布施,自當得布施之福。如果有人,聽說此經,而能篤信不違逆,那麼他所得的福德則勝過前面說的以身命布施的人。何況是手書口誦,為人解說此經的意義,不但明自性,還要使人人見性,善根純熟,其所得的福德之無量,更不用說了。須菩提!簡而言之,因為此經所得的福德不以心思口議,不可以多少稱量,實是無邊際的功德。而此經在於讓我們妙用本性,是大乘菩薩的最上乘,所以我為啟發大乘人,說明此真空之妙;為啟發最上乘的人,說明此般若之法。如有大慧根的人,持此大乘經典,廣為人闡發妙旨,印契佛旨,所成就之功德,我全部知道,也全都看得到。這種人既能成就此功德,就足以能擔任如來無上菩提正法。這就是為什麼喜好小乘法的人,局於妄心,不免執著於我、人、眾生、壽者等私見,對此大乘最上乘法,不能理解,不能聽受讀誦,更不能為人解說此經。須菩提!無論是什麼人,在什麼地方,講解此經,那麼無論天、人、鬼神都會齊來護衛法身,皆來供養。當知此經所在之處,即等於是佛塔的地方。皆應尊敬法身,作禮圍繞,並帶香花來此處供奉。」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經文】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白話】

佛再進一步說明:「須菩提!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不但不得天人恭敬,卻被人輕賤。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他在前世所種的罪業。既然帶有罪業,則來世本應墮入地獄、惡鬼、畜生三惡道中,受盡苦難。而今以持經功德,減輕他的罪業;被人輕賤,也才能與他的罪相抵消。不過他漸漸修持,消除業障增加福慧,將來當然也可得無上正等正覺。須菩提!我想到前世,歷經了無數無量的劫數。在未遇然燈佛前,曾供養無數量佛,且尊重每一位佛都一樣,無一不全心全意的供養。如果後人持誦此經,見自本性,永離輪迴,他持經所得的功德,比我以前供佛的功德,還勝過無數倍。須菩提!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後末世,受持讀誦此經,必得無量之功德。此功德我只是略述而言,我若要詳細說明,則其多有如恒河沙數說不盡,恐怕慧根淺的人,大則誑亂,小則狐疑,反而會以為我所說的都是無稽之談。須菩提!當知經義甚深,不可推測;果報甚重,也不可思量。」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經文】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受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受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白話】

那時,須菩提當機稟白佛說:「善男子或善女人已發菩提心的人,如何能常保持這菩提心?又如何能降伏妄念心呢?」佛告訴須菩提說:「菩提心本來人人都具足,只因眾生為塵染所蒙蔽,如一切煩惱、妄想、取捨、貪瞋、嫉妒、人我四相等,佛等應一一為之滅度,所謂無欲,就能住心,亦能降伏妄心。我所謂滅度者,不過指點出真性情,使之自悟,我外不見所愛之眾生,內不見能度之我。而眾生既見性真,則般若觀照,已常住不滅,說到究竟,實無一眾生是我所滅度的。為什麼呢?因為學道的菩薩,若存有滅度眾生之心,則尚存有人我四相,則又要從何發菩提心,又如何能稱為菩薩呢?這又是為什麼呢?須菩提!原因就是性本空寂,發此心的人,不過是自修自悟而成,而在真性中,實在沒有發菩提心之法。」

佛又說:「須菩提!你認為我在遇見然燈佛時,有沒有從他那兒學得菩提心法?」須菩提回答說:「沒有。世尊!沒有法可得菩提心,因為菩提心完全是自性自悟,雖在然燈佛所,也是無法可得菩提心法。」佛說:「是的。須菩提!誠如你所說的,實在無法可得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須菩提!如果說有方法可得菩提心,那麼然燈佛就不需要為我授記,當下就可以傳授我成佛之法。他預言來世我將能成佛,並預定成佛之名號,稱之為釋迦牟尼。為什麼呢?因為如來的意思,就是本性寂然,不染不著,如其本來,而以釋迦牟尼稱之,最能合其意。如果有人說:如來已得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那就錯了。須菩提!就因為實在沒有方法可得此菩提心。須菩提!我所謂的菩提心,是平等真如的實相妙法,不可以有形相見,也不可以言語形容,所以我說一切法中,只要能自悟真如,都可稱之為佛法。

但是,須菩提!於法不可拘泥於有無,所稱的一切法,實際上並非是一切法,只是假藉一個名,稱之為一切法而已。須菩提!譬如有個人的身體高而且大,真的是大身嗎?」須菩提回答說:「您所說的大身,是有生有滅的,再怎麼大仍是有限量的,如何能稱之為大身?不過假藉一個名,稱之為大身而已。」佛又說:「須菩提!菩薩也是如此,真如清淨才稱為菩薩。而度救眾生本是菩薩份內的事,如果他執著一念,認為「我即是菩薩,應該滅度一切眾生」,這樣便有我相的觀念,就不能稱之為菩薩。為什麼呢?因為從初發心到救度眾生,沒有不是緣成幻成的,實在無法可以得到而使之成為菩薩的,所以我說,一切法中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一切法自然都是佛法。須菩提!如果菩薩說:我應當莊嚴整飾佛的剎土,也是著於相,不可稱之為菩薩。為什麼呢?因為所謂莊嚴佛土,是沒有能莊嚴的人及能莊嚴的法,亦即沒有實性的莊嚴佛土可言,只是假借一個名,稱之為莊嚴而已。須菩提!若菩薩能大徹大悟,通達無我無法的人,即可以稱之為菩薩。」

 

【釋義】

現在須菩提所提出的問題,從文字上看和以前所問的完全一樣,但因時空不同,目的是有差別的。前面的提問目的是在破除初發心菩薩人我執的粗相,今問目的在破除已發心菩薩法我執的細相。即是要把發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的分別心也空掉,才能得到究竟清淨。

 

<觀念補充>

何謂授記? (古字為受記) 什麼資格才能接受佛的授記?

授記:(ryakarana)是佛教的專有名詞,它的意思是預告,是佛對於已發心的眾生,預告其必將成佛者。在佛經中的授記是指佛陀為弟子們預告,親證菩提的時間,比如說《法華經》就有一品稱為〈授記品〉,為五百羅漢授記成佛,甚至為惡名昭彰的提婆達多授成佛的記。佛法的授記思想,在於證明人人都能成佛,不論何人,如能修行佛道,便可依據各人的根性和修行的法門以及勤惰的態度而判定成佛的遲早。

 

體同觀分第十八

【經文】「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白話】

佛說:「須菩提!你認為我具有肉眼嗎?」須若提回答說:「是的,世尊!您具有肉眼。」佛說:「須菩提!你認為我具有天眼嗎?」須菩提回答說:「是的,世尊!您具有天眼。」佛說:「須菩提!你認為我具有慧眼嗎?」須菩提回答說:「是的,世尊!您具有慧眼。」佛說:「須菩提!你認為我具有法眼嗎?」須菩提回答說:「是的,世尊!您具有法眼。」佛說:「須菩提!你認為我具有佛眼嗎?」須菩提回答說:「是的,世尊!您具有佛眼。」佛又說:「須菩提!你認為在恒河中所有的沙,我是不是說它是沙呢?」須菩提回答說:「是的,世尊!您說它是沙。」佛說:「那麼,須菩提f如一恒河中所有的沙,如果以其中一粒沙比作一恒河,再以所有恒河中的所有沙,以一粒沙比作一佛世界,你認為這樣的佛世界難道不多嗎?」須菩提回答說:「非常多。世尊!」佛告訴須菩提說:「不必遠說到那麼多的佛世界,就拿你所處的世界來說,所有眾生的心思,隨情而遷,逐境而生,種種心思顛倒妄想,我卻能以清淨的五眼完全看得見,完全知道。為什麼呢?因為所有這些心思,皆是眾生的妄心,並非本性常住的真心,只是假藉一個名,稱之為心罷了。這又為什麼呢?須菩提!常住的真心是寂然不動的,過去的心思不可滯留,現在心思不可執著,未來的心思又不可預期,反觀內照,則三心總不可得。知其不可得,則清淨的般若才會顯出,所謂人心淨而道心生,此方為菩提的真心。」

 

【釋義】

1. 肉眼,即凡夫所具之眼,因所見有限,是為肉眼。「天眼」是生活在天道的天人所具有的,其所見甚廣,視線不會被物體所阻礙,稱為天眼。「慧眼」是以智慧照見諸法真空之理稱為慧眼。「法眼」能見真空,也能見到緣起,具此功能者曰法眼。「佛眼」即具備前四眼之功能,更能見諸實相。菩薩具前四眼的功能,二乘具前三眼之功能,天乘具前二眼之功能,鬼神有業報五通,亦具前二眼,其餘四道眾生,僅具肉眼之功能。

2. 如果以現代角度來理解佛眼,例如人的肉眼所能見到的光波波長範圍是很狹隘的,紅外線或紫外線用肉眼便無法看見,又例如人的雙手不能直接解讀唱片上凹凸不平的音軌,人腦也不能直接解讀空中傳遞的無線電訊號,所以我們的感官稱為肉眼、肉耳、肉鼻等等,而神、佛的感官稱為天眼、佛眼,其解讀的能力是不同的,任何東西甚至於靈魂,佛都能解讀。

3. 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說那麼多心,都不是真心,只是假名為心。「所以者何?」是問怎見得皆為非心,是名為心?因眾生的分別心是念念生滅的,過去心已成過去,故不可得,現在心又念念不住,剛說現在,已成過去,好比有人和你對時,當你說完十二點整的時候,其實秒針與十二點的位置,已有一段距離了,所以說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未到,因此亦不可得。因為這三種心是生滅不常的,故說皆為非心,為了便於說明起見,不得不說是三心,是為是名為心。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經文】「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白話】

佛說:「須菩提!如果有人用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行布施,你認為此人因所播的因緣而得來的福德多不多?」須菩提回答說:「是的,世尊!此人以這種布施因緣所得的福德非常多。」佛又說:「須菩提!若以有實相的因緣布施,因其心執著於福報,其福報亦因其所施的因緣有限而有時盡的,所以我說他因此所得的福德不多,如果以無住實相布施,以無求福之心布施,正是無為清淨之功德,我說此種福德才是真正的無限。」

 

【釋義】

這一段話還是在強調,讀誦受持金剛經比你以世界七寶來佈施所得福德還多,這件事已經強調過許多次了,對已經瞭解的人沒有意義,但如果還是一知半解半信半疑,又是一次增強作用。對於人道來講,福報等同於物質,因為所有的福報對於人來說,就是能在物質上得到無盡的滿足,甚至包括妻妾兒女。但是對於宇宙來講,任何物質的形成卻是很容易的,各種珍寶都是一種能量的轉換,如果再仔細去深究,只不過是原子的排列組合不同而已。當然以人類現有的科技來看可能很複雜,但科技日新月異,遲早也能做到的。以食物而言,食物是碳水化合物,再加上轉換所需的能量及時間,若是有朝一日突破,能將三者在短時間內合成,則食物將不會再是問題,想要任何物質都可以任意產生。所以佛陀才會說:以福德無故,如來說福德多。就是因為這些物質的來源本質是空性,是很容易達成的,所以如來才會說福德很多。但對於那些難以達成的,例如心無所求的佈施,或是說學習成佛得解脫,都是比較難的,但只要讀誦受持金剛經就有很大的機會達成,所以才說它所獲得的福報遠大於那些容易達成的,物質方面的福報。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經文】「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白話】

佛說:「須菩提!你認為所謂的佛陀,可不可以用圓滿的色身來觀察嗎?」須菩提回答說:「不可以。世尊!如來不可以用圓滿的色身來觀察。為什麼呢?因為您所說的具足色身,雖有三十二相,變化神通,但仍是緣起而非實相,只是假借一個名,稱之為具足色身。」佛又說:「須菩提!你認為我可不可以用圓滿具足諸相來觀察?」須菩提回答說:「不可以。世尊!您不可以用圓滿具足諸相來觀察。為什麼呢?因為您所說的圓滿諸相,亦是緣起而無自性的,只是假借一個名,稱之為具足諸相而已。」

 

【釋義】

色身與諸相是我們在學佛的過程中容易產生的一種執著,色身所代表的是一個肉體,而諸相所代表的修行人產生的一種神通力,最常提到的就是三十二相的變化,所以佛陀在這裡特別提出這兩項來說明空性,其目的就是要破除這兩項最嚴重的執著,在電影中常有劇情演出阿羅漢,修成正果的金身可以讓他隨意進出地獄天堂,而事實上,阿羅漢需要此金身嗎?所以這更容易加深大家對於死後肉身保存的迷失,可見色身與諸相在人道中是多麼的被人所執著。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經文】「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白話】

佛說:「須菩提!你不要以為我會作這樣想:『我當為眾生說種種法』,因為我只是機緣相感,隨人悟性,為之指點,未嘗有說法之念頭。你切勿有以為我應當說法的念頭。為什麼呢?如果有人說:『如來有所說法。』他這麼說,即是毀謗佛,是他拘泥於文字,不能了解我所說的道理,才會這麼說。須菩提!所謂說法的意思,不是假於口說就能盡的,佛的真空妙理,原來無法,只不過是幫助眾生解除蒙蔽心性的邪念、妄念而已,使其了悟真性,自證佛理,此乃假藉一個名,稱之為說法而已,實際上我並沒有說法。」此時,須菩提向如來佛稟白說:「世尊!恐怕未來世的諸眾生,聽到這個無法之法,無說之說,不能完全了解,不知能否生信心。」佛回答說:「須菩提!眾生本來各具有佛性,所以說他們非眾生,但他們尚未解脫妄心,所以也不是非眾生。為什麼呢?須菩提!因為眾生之所以暫時成為眾生,只是尚未了悟,如果能了悟,即可立地成佛,那時就不是眾生了,現在不過先假借一個眾生之名稱之而已。」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經文】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白話】

須菩提向如來佛稟問說:「世尊!您得正等正覺菩提心,真是得無所得嗎?」佛回答說:「正是!你說正合我的意思。須菩提!我於菩提正法,也絲毫都無所得。因為凡是可以用得失來衡量的,都是身外之物,而不是自性的。自性菩提,人人本來具足,如何能得,也無法可得,只是暫時假借一個名,稱之為無上正等正覺而已。」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經文】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白話】

佛再進一步地說明:「須菩提!我所說的無上正等正覺之法,是人人具足,故曰平等,佛與眾生所具有的菩提心,也沒有高下之分,所以才稱之為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因為在真性中,原本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等四相,如有此四相,只是一時受了浮塵妄念所蒙蔽。只要能修明心見性的一切善法,就可以得無上菩提。須菩提!我所謂的善法,乃本性中自然的覺性,原本就無善惡,只因為了開悟眾生,假藉一個名,稱之為善法而已。」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經文】「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白話】

佛說:「須菩提!如果有人以相當於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須彌山堆積起來的七寶來行布施;如果另外有人受持這個般若波羅蜜經,甚至只是少至其中的四句偈、四句等來為人演說,則前者以七寶布施所得的福德比不上後者所得福德的百千萬億分之一,甚至是不能用算數的譬喻所能算的。」

 

【釋義】

七寶是人道的最愛,也不容易取得,所以佛陀以此作為譬喻,主要就是為了讓人道中人可以理解的一種說法,很多人一生當中追求財富,積聚珍寶就是作為一種崇高的象徵,其實其目的就是想要高人一等,所以人道中向上的心理是人人皆有的,抓住這個心理就能提升人道到天道、菩薩道、佛道。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經文】「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

 

【白話】

佛說:「須菩提!你知道嗎?你們不要以為,我在度化眾生時,會有『我應當度化眾生』的念頭。須菩提!你切勿有這種想法。為什麼呢?因為眾生之心,本來空寂,其般若智慧,原本各自具足。如果他們聞經悟道,他們自可化度自己,實在沒有眾生被我度化的。若有眾生說是由我所度化的,那麼我即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自己尚未度化,如何度化別人?須菩提!我雖口稱有我,實際上卻無我見,而在凡夫看來,則執著有我,以為只有我能度化他們。須菩提!事實上,迷則為凡夫,悟則成佛,佛與凡夫,本性是相同的,只要能了悟,就不是凡夫,不過在他們未悟時,稱之為凡夫而已。」

 

【釋義】

前一段講滅度眾生時,佛陀以菩薩作比喻,在這裡為什麼要以自己作為比喻呢?因為佛陀若以他人為比喻,則大家勢必會以為佛陀是否可為例外,所以佛陀以自己為比喻是最佳的選擇,觀今世上的一些宗派在講述一些方法時,常會把自己列為例外,其實這是私心作用,要不就是說自己神通廣大所以可不受約制,這都是貪嗔癡作祟,想滿足私欲,也就是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佛陀說,我度脫了一切眾生,而實無眾生所度,就是佛陀對空性的最重要具體解釋。如果連佛陀都已經這樣說了,而一些的修行者卻還是著迷於追逐各門派大師的神通巧妙,則容易著於魔道。在楞嚴經講得很明白,告訴我們魔本身就有一些神通力,而現代人講究科學,以眼見為憑,反而容易受騙,因為只懂科學不懂哲理,就是受騙的最佳管道,因為若無天眼的神通力,肉眼是很容易受騙的,魔術就是最好的騙術,之前大陸有隔空抓藥的,也是相同的道理,所以若見到展現神通力者,千萬不要誤以為見到神佛轉世,查閱一下楞嚴經,必能分出善惡。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經文】「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白話】

佛說:「須菩提!你認為我如來可以用三十二相來觀察嗎?」須菩提回答說:「是的!您是可以三十二相來觀察。」佛因為須菩提尚未明白其中的深義,於是說:「須菩提!轉輪聖王,因以福業厚重,亦具有三十二相色身,若我也可以用此三十二相來觀察,那麼轉輪聖王豈不就可以成為如來了嗎?」須菩提聞言立即稟白佛說:「世尊!我已了解您所說的道理,您是不可以用三十二相來觀察。」這個時候,如來看時機已成熟,可以告誡他們離相的偈言如下:「你們如果只見我的形色外表,或是只是執著我的聲教,欲以此二者求見我的真性,那麼這種人,只是執於色身四相見佛。便是捨去正途,不知即心即是佛。而向外馳求的人是人行外道,決不能見如來真正的面目。」

 

【釋義】

  1.  
  2. 這裡所謂的邪道指的是,不正確的道理,而不是我們現在講的妖魔邪道。既然這樣,那我們念佛、拜佛不是又做錯了嗎?沒有錯。因在學佛的初期,初學者是可以色見聲求的,不然,佛怎會在彌陀經裡教我們執持名號?但經過一段時間修習之後,能一心不亂就不需執著其法相了。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經文】「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白話】

佛一再地說無相,只是教人離相,不是教人滅相。所以說:「須菩提!你如果是這樣想:如來是因為不具圓滿的三十二相的緣故,才證得無上菩提,那你就錯了。須菩提!你千萬不可有這種想法,以為我是因為不具圓滿的三十二相才得證無上菩提。須菩提!你如果也這樣想,發無上菩提心,想證得無上菩提,而執於一切皆空,而誤以為不因修福,而可直證菩提。錯是錯在說諸法斷滅,你不可以有這種觀念。為什麼呢?因為發無上菩提心的,還是要從基本的修一切善法做起,說可以不依佛法修行,目的是在勸勉修行的人勿執著於法,只是離法而行,不是滅法而不行的。」

 

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經文】「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白話】

佛說:「須菩提!若有菩薩雖以無量世界所有七寶行布施,因其心著於相,所以所得的福德雖多卻有限。如果另有菩薩,心不著於相,知一切法無我,得成無我之忍,以至忍而忘忍,無我始得以完成。如此則後面所說的菩薩,但所得的福德要勝過前面的菩薩多得多了。為什麼呢?須菩提!因為這些菩薩有離相之因,在布施時,就有不受福德的果,因其不受福德的緣故,則所得的福德就無限量了。」須菩提於是問說:「世尊!因果受施是理所當然,為何要說菩薩不受福德呢?」佛告訴他說:「須菩提!菩薩度生布施,本來是行所當行,不應貪求福德才行布施,福德之有或沒有,悉聽自然,所以才說菩薩不受福德。」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經文】「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白話】

佛說:「須菩提!如果有人說我如來有行、住、坐、臥四種威儀,也就以為我也著於相,是不了解我所說的道理。為什麼呢?因為如來的本性,是真性自如,充滿法界,隨感而發,來固非來,去亦非去。就因為無去無來,所以稱之為如來。」

 

【釋義】

佛陀在最後也以自己的肉身來傳達對空性的描述,所謂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就是要告訴大家不要執著於這些有形及無形的一切,也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說的遠一點就是不要被一些神通變化,長生不死這一類的事情所困惑,進而影響學佛之正道。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經文】「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白話】

佛說:「須菩提!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將三千大千世界,搗碎成為微塵,你以為這些微塵難道不多嗎?」須菩提回答說:「非常多。世尊!為什麼呢?因為微塵雖多,但它的緣起是無性,絕不會執著它實有的自體。如果這些微塵是有實體的,那您就不會稱它們為微塵眾了。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您所說的微塵眾,也是緣起非真實的,只是假藉一個名,稱之為微塵眾而已。世尊!您所稱的三千大千世界,同樣也是緣起的假象,也是非真實性,也只是假藉一個名,稱之為世界而已。為什麼呢?如果有一真實性的世界,即是一合相,渾然成一體。不能被碎為微塵的。所以您說一合相亦非實有,只是假藉一個名,稱之為一合相而已。」佛說:「須菩提!一合相之理,空而不空,妙不可言喻。但凡夫蔽塞不明本性,依戀眼前幻境。六根著各相而不能了悟。」

 

【釋義】

  1.  
  2. 的意義就是,凡夫只是繞著這些因緣聚合物打轉,而沒有去瞭解其中的真正的起因。總而言之,瞭解了空性的真正意涵,才能在學佛時更容易排除掉五蘊,也就是【色受想行識】,因為身為人的苦障和考驗很多,又受累世的因果牽絆,使得生生世世糾結在物質的世界中。所以,唯有了瞭解空性的真正意涵,才能在學佛過程中接受佛陀所說的一切,否則,當佛說天堂時便會執著於天堂,佛說地獄時便會執著於地獄,這樣就會產生互相矛盾及衝突的情況,我想,佛教會千門萬派,且各有立足點就是這個原因,大家有幸瞭解金剛經,必能破除這個魔障。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經文】「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白話】

佛說:「須菩提!若有人說:『佛說過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這種話。須菩提!你認為這個人是否了解我所說的意思?」須菩提回答說:「沒有,世尊!」這個人並不了解您所說的意思。為什麼呢?因為您所說的這四見,只是為了凡夫便於了解佛的深意而說,事實上應該要超乎此四見之外,並非耍拘泥於其中而存此四見,所以只是為了便於說明,而假借一個名,稱之為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而已。」佛又說:「須菩提!凡是發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心的,應如此認知,應如此為見,了悟無相妙理,自然行無相妙行,則知無所蔽,見無所障,如此信解。即為妙悟,而不生法相,至此才得真空無相之妙。須菩提!法相本是虛空的,即非法相;虛空中有幻相,所以才稱之為法相。」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經文】「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白話】

佛說:「須菩提!若有人以充滿了無窮世界的七寶來行布施。此外,如果另有善男子或善女人,發了無上菩提心,受持讀誦此經,甚至少至以其中的四句偈、四句等,為人演說,使人悟性,那麼此人因此所得的福德勝過前面以七寶布施的人甚多。而受持此經要如何為人演說呢?必須要不著相,不動心。為什麼呢?因為世間,凡是有所為而成的法,都是生滅無常,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亦如電,凡屬有所為,終究是虛幻的,應該都視為有如此六種一般。」

佛反覆闡明般若之法,至此已說解完畢。長老須菩提,與同時在法會聽經的諸僧人、女尼、善男、信女、及一切世間的天人鬼神等,聽完佛所說的般若大法,無不歡喜感化,信受其言,奉行其教。

 

 

願以此功德,迴向法界一切眾生,願有緣者同成佛道

http://www.buddha.twmail.cc 觀自在的心樂章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金剛經 佛學 修行者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南瓜爸在越南 的頭像
    南瓜爸在越南

    南瓜爸在越南

    南瓜爸在越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